0

我有两个立体声对与不同的基线。一个150毫米,另一个500毫米。我需要找出两个设置的工作范围(以米为单位)。立体视觉系统的深度分辨率和基线之间的关系

我使用三角测量法从视差图生成三维点。我知道使用较短的基线设置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提供更好的深度精度,而较长的基线设置可以在远距离范围内提供更好的深度精度。

我需要找到距离值,之后与较长的基线设置相比,基线较短时的深度精度不再可信。

在此先感谢:)

回答

0

你不完全正确。相机之间的距离越大,在整个范围内的准确度总是更好(不仅仅是远处的物体)。近物体和大相机距离的问题在于两台相机的FOV重叠区域较小,因此如果相机靠得更近,则您可以使用的空间更小。

要确定相机应该有多远,您需要定义您想要的。我假设你有一些你想达到的远距离精度。因此,计算该距离中的Z步,并根据相机的分辨率定义角度步长。从三角测量方程导出摄像机距离,所以Z步对你有准确性......然后检查两个摄像机实际位于两个摄像机视场内的近物体,如果在远距离精度和距离之间不妥协。

+0

非常感谢您的解释。但是,我并不想用预设的深度精度来确定最佳基线距离。如前所述,我有两个立体声设置。 例如,一个人站在10米的距离(地面实况)。较短的基线立体声计算人距离10.2米,较长的基线近似10.6米。 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较短基线相机的测量值更接近实际距离。 –

+0

现在假设该人移动到30米的距离。现在较长的基线立体声测量值为30.3米,较短的立体声测量值为30.8米。在这种情况下,较长的基线设置提供了更准确的测量。 我的问题是,在较短的基线设置下,较长的基线立体声的值与哪个距离相比,开始变得更加准确。 @Spektre –

+0

@Beginner_In_Image_Processing一定有什么可疑的关于你的设置...做摊位设置有相同的决议?用于深度感知的标准三角测量还是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您只是错误地校准了一个或两个设置,也可能是由于混叠导致错误的特征坐标检测...并且对于不同的图像可能不是这种情况) – Spektre